高级搜索
  • 检察院名称:
  • 类别:
  • 文号:
  • 文书类别名称:
  • 当事人姓名:
  • 当事人性别:
  • 罪名:
  • 诉讼阶段:
  • 公开时间:
朝勒孟:牧民的事都是他的牵挂
时间:2020-07-27  作者:沈静芳  来源:检察日报
【字体:  

朝勒孟代表(右一)在祭敖包

在草场上放牧

朝勒孟代表(右一)给贫困户送饲料

“盼了很久的雨,终于下来了!”雨后的格根塔拉草原牛羊遍地,一碧千里,处处显露着勃勃生机。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自治区四子王旗查干补力格苏木格日勒图雅嘎查党支部书记朝勒孟这段时间忙着和牧民们商量致富的门路、忙着联系购买饲草料、忙着协调相关部门打深井水,他忙得腿下生风。看到雨来,不禁长长舒了一口气。

为牧民们寻找致富之光

“格日勒图雅”汉语意为光明。格日勒图雅嘎查距离四子王旗政府所在地35公里,辖区面积69.6万亩,常住户105户278人。尽管地处国家4A级景区格根塔拉草原腹地,但纯朴的牧民们一直以畜牧业为主导产业,又因为这里属于水资源匮乏地区,嘎查基础设施薄弱、生产力水平较低等原因,发展一度滞后,牧民增收困难。2014年,格日勒图雅嘎查被识别为重点深度贫困嘎查村,建档立卡贫困户30户66人。

“要为牧民们寻找致富之光!”从嘎查达到嘎查书记,生于斯长于斯深深热爱着这片草原的朝勒孟一直在致富的路上苦苦地探索着。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在朝勒孟看来,大草原的每一处美景都值得珍藏,更值得永续利用。他说:“四子王旗的天然草场是内蒙古草原的主体部分,同时也是重要的北方生态安全屏障。解决好‘三牧’的问题,对巩固边疆稳定,保护草原生态,维护民族团结,改善牧民的生活意义重大。”

在发展初期,朝勒孟有意识地引导牧民们开发旅游产业,以旅游拉动经济增长。曾经因为羊价大跌欠下巨额债务的布日格德2016年办起了牧家乐,一年纯挣10多万元,当年就脱了贫。像布日格德一样,越来越多的牧民们走上了经营旅游之路。如今,全嘎查105户牧户已经有80多户建起了农家乐。

牧民们掀起了“头脑风暴”

旅游开发让牧民们意识到,只有保护好草原,游客们才会越来越多,收入才会增加起来。“以前大家都想多养羊,草场不堪重负;如今,大家尝到了草原旅游的甜头,也就自愿保护草原环境了。”朝勒孟说。

特别是近两年,朝勒孟带领嘎查牧民大力发展集体经济,采用“旅游+扶贫”模式将资金入股龙头企业,按股分红,找到了带动牧户稳定增收的重要渠道。

搞旅游,搞活了经济,也让牧民们掀起了“头脑风暴”。他们先后建立了旅游中心,创建了养殖专业合作社,创立了“蒙古戈壁羊”品牌,还把专卖农畜产品的网店开了起来。

“过去扶贫,大多以帮扶为主,等于给贫困户输血,现在不能只靠政策,还得靠产业,让牧民真正能挣上钱,实现自我‘造血’。”为了让还没有脱贫的牧民从等待输血向自我造血转变,朝勒孟带领嘎查为9户19人购买牛羊、饲草料、建设储草棚等投入资金20余万元;利用京蒙扶贫协作,为4户6人实施高效肉羊生产联合体建设项目资产托管经营,贫困户有了年度分红……他们还围绕“两不愁、三保障”要求,根据贫困户实际情况与住房意愿,解决了大部分贫困户的住房问题,同时还为5个在读学生家庭发放了教育补助,让他们不再为娃上学发愁……

呼吁解决牧民用水难题

从2014年识别为重点深度贫困嘎查村,到2018年退出贫困嘎查村序列,短短四年时间,格日勒图雅嘎查在朝勒孟的带领下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完成了从“自救”到“自强”的转变。

如今的格日勒图雅嘎查,再不是曾经的没水没电没信号的穷乡僻壤,牧民在辽阔的大草原上也享受到了城里人的现代化生活:用电用水均达到标准水平,广播电视户户通,手机信号全覆盖。

日子有甜也有苦。今年以来一直没下雨,让朝勒孟真的发了愁。朝勒孟告诉记者,四子王旗降雨量少蒸发量大,地表水不足,地下水水位低,水质也不达标。近年来,随着牧区储水窖工程的实施和净水设备的安装使用,牧民饮水状况得到了很大改善。但由于连年干旱,使牧民赖以生存的浅层水井水位下降,缺水问题仍然突出。尤其是雨水少的年景,问题更加突出。

“部分地区饮用水要靠家庭主要劳动力从几公里甚至几十公里外拉运水,再存储到水窖中,每年拉水费用高达一两万元,成为了一笔沉重的负担。”朝勒孟说,“希望政府继续加大牧区饮水安全工作力度,在牧区新打机井,解决牧民远距离拉水问题。”

“牧区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力度也应当加大,各地直播带货正火,我们也要适时跟上。四子王旗可是‘神舟’降落的地方,我们想以此为依托打出自己的品牌,将对增加产业收入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朝勒孟说,和牧民有关的事儿都是他的牵挂。

站在芬芳的草原上,被牧民们看作贴心“阿哈”(汉语意为大哥)的朝勒孟一路疾走着,带领着牧民一路走向“格日勒图雅”的小康之路。

最特写

朝勒孟,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自治区四子王旗查干补力格苏木格日勒图雅嘎查党支部书记。

(本报记者沈静芳)

[责任编辑:佟海晴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