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 检察院名称:
  • 类别:
  • 文号:
  • 文书类别名称:
  • 当事人姓名:
  • 当事人性别:
  • 罪名:
  • 诉讼阶段:
  • 公开时间:
孤独比死亡更可怕——评《少年派的奇幻飘流》
时间:2013-02-01  作者:王婧祎  来源:人民监督
【字体: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被李安做成了满汉全席,无论什么人都能在片中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追求感官刺激的看到了前所未有的海洋胜景,痴迷宗教的看到了信仰的破拆与重建,搞关系的看到了胡萝卜大棒,人性阴暗论的看到了电影背后人吃人的故事……

  由于影片设定的极端性,很少人会把少年派和老虎的关系与家庭相对照,最基础也是最强力的理由是人和野兽之间不可能有人跟人之间的交流。不过从我的角度看,这个否定依据并非那么有力,因为派在漂流中通过尝试成功地实现了和老虎的沟通。我想很多人还记得派一边吹哨子一边摇船的胆战心惊,也记得派在飞鱼群经过时如何确立自己在老虎心目中的主导地位——直到他们离开那座吃人的小岛时派的哨声唤回了老虎,标志着一种人与兽之间的秩序真正建立起来。两个陌生的人从渐渐熟悉,直到步入婚姻,又何尝不是在建立秩序呢?

  如果派的船上没有老虎,他能在茫茫大海上撑下来吗?这个问题见仁见智,在我看来很难。因为派本身不是一个习惯于孤独的人,海难之前他有父母兄弟,生活虽然不见得富足但也不愁吃穿,忽然被丢到那样的环境里,很容易放弃。在面对这样的题材时,人们往往会想到《老人与海》又或者《鲁滨逊漂流记》,但老人虽然远离海港却一直知道归路,鲁滨逊则有“星期五”,与派不能相提并论。派在大海上一方面要面对未知的危险,另一方面还要承受孤独——在海天茫茫下,人本身就会感觉到自身的渺小——很容易精神失常。

  老虎这个危险生物在片中的作用不仅在于让派时刻保持头脑清醒,同时它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沟通对像,虽然这种沟通并不主要通过语言。人和野兽的冲突中形成了一个临时家庭,而那艘小船就是他们的寄身之所。

  说清了这个问题我们就可以折回来看看人类的家庭和夫妻。虽然现代家庭所处的环境不像派和老虎那样危机四伏,但各种各样的诱惑和危机也并不少——就算仅仅针对某一方,也是针对这个家,更何况社会发展,眼界和思想的打开,本身就会冲击家庭。如果把社会比作大海,那么家就是小船,而夫妻就是船上的乘客。

  当夫妻呆在同一艘船上的时候,那些在建立家庭之前考虑的房子、车等等条件的重要性就会逐渐降低,特别是对于共同生活了多年的夫妻,双方在物质方面的要求已经经过充分博弈,如果没有因为这方面而分离,那么就可以看做是达到了平衡。在这个时候,沟通的重要性就会日渐突出。派和老虎的处境是一致的,他们在大海上,物质方面已经固定,虽然老虎一开始似乎有要吃掉派的苗头,但派掌握了捕鱼技能,使老虎对他的兴趣转移到鱼身上,也许老虎本身也算了一个帐,知道能够源源不断带来新鲜食物的活派价值要远远大于只能供它吃几顿的死派。实际上派这个免费的厨师有很多机会可以把“危险的客人”置于死地,但是他没有做:最开始,是因为心中的善念,然后,则是他不能没有它。

  多年的夫妻与刚刚踏入围城的年轻男女不同,虽然偶尔也会有所谓“爱情”的火花闪现,但大部分情况下双方关系的维持是因为彼此不可或缺。这种不可或缺可以理解为一种惯性,或者抽象一点讲是生物磁场。曾经读到过一个丈夫去世的老太太晚上睡不着觉去找心理医生,谈起之前丈夫在世的时候每天睡觉前都会亲吻她的额头,原来正是因为这个动作在长久的相处中变成一个按钮,只有按动它,老太太的大脑才会产生睡觉的欲望。过去常常讲“一日夫妻百日恩”,对新婚夫妇来说也许很难理解,但在老夫老妻那里却很贴切。相处形成的惯性渗透到生命的每个角落。

  无论如何,人的血液里始终流淌着情感,在空旷而孤寂的内心里始终需要一个寄托,无论寄托的是另一个人,还是一只动物。孤独比死亡更可怕,剥去宗教、信仰的外衣,这部电影也许只是在呐喊着人性深处最脆弱的渴望。

[责任编辑:张卫婷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