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 检察院名称:
  • 类别:
  • 文号:
  • 文书类别名称:
  • 当事人姓名:
  • 当事人性别:
  • 罪名:
  • 诉讼阶段:
  • 公开时间:
关于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第03593号(政治法律类277号)提案答复的函
时间:2022-11-21  作者:  来源:
【字体:  

江桂斌委员:

您好!

您提出的《关于强化科技的基础作用,提高生态环境公益诉讼质量的提案》收悉。感谢您对检察工作的重视与支持!您的提案由我院主办。我院高度重视,经会同科技部、生态环境部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科技在服务保障公益诉讼检察工作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同时也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您提出的加大生态环境公益诉讼方面科学技术研究力度、推进高水平生态环境损害鉴定平台建设的建议,对检察公益诉讼创新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一、关于加大生态环境公益诉讼方面科学技术研究力度

在生态环境公益诉讼办案中,从线索发现到调查取证和整改成效的跟踪落实等各个环节都离不开科技支撑。近年来,检察机关依托高科技手段办案,提升了解决案件中疑难问题的能力。2021年,全国检察机关公益诉讼技术支持办案3.4万余件(次),同比上升28.91%。

一是加大生态环境公益诉讼科技项目的支持力度。在科技部大力支持下,“十三五”期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与应急技术装备”重点专项部署“公益诉讼领域环境损害鉴定关键技术及方法研究”“生态环保类案件智能审判与态势预警技术研究”等项目。从理论研究、标准制定、科技装备和系统研发等多维度开展科技攻关,推动完善覆盖环境损害司法鉴定全过程的标准化体系,研制公益诉讼领域典型污染物现场取证快检装备,研发重点行业环境污染物识别与溯源技术,研究公益诉讼领域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方法与模型,研建基于大数据的生态环保类案件智能推理和智能审判辅助系统。“十四五”期间,科技部设立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社会治理与智慧社会科技支撑”重点专项,将公益诉讼精准智能办案作为重点任务进行布局,开展公益诉讼监测评估、泛在监测大数据线索发现、多模态数据融合污染溯源及损害评估等技术研究。

二是加强检察公益诉讼科技应用研发。为解决公益诉讼办案中线索发现难、专业支持难、人员配置难等困难,最高检组织研发了“益心为公”检察云平台,集公益诉讼线索提报、线索评估、专业咨询、参与听证等多种功能于一体,提升了生态环境公益诉讼办案质效。探索卫星遥感技术在检察办案中的智能研判方法,推进公益诉讼遥感信息分析取证平台的建设与应用,并充分依托“长三角绿色生态一体化示范区卫星遥感监测应用示范”课题,探索在固体废物、水污染、植被损害等常见环境损害公益诉讼领域线索发现的智能研判模型,取得了初步成果。在2021年最高检直接立案办理的“南四湖流域生态环境公益诉讼案”中,大数据+卫星遥感+水质检测等科技手段在线索排查研判、调查取证、检验鉴定、成效跟踪等多个环节提供强有力技术支持,无人机对办案人员不宜进入的区域拍摄影像数据和采集水样,快检设备现场对水样定量分析,实验室大型分析仪器服务立案和结案环节的“双鉴定”,卫星遥感空天信息和国家环境监测网数据相互印证办案治理效果,实现精准办案。

三是构建公益诉讼技术支持体系。最高检立足公益诉讼办案需要,推动构建了以大数据分析研判、卫星遥感、无人机航拍取证、勘验采样、快速检测、鉴定评估为主要内容的“天空地一体化”公益诉讼技术支持体系。截至2020年底,全国检察机关加快推进公益诉讼快速检测实验室(工作站)、无人机航拍等公益诉讼技术支持体系建设。各级检察院投入使用的公益诉讼快速检测实验室共336个,实验室配备的快速检测设备共2252件,涵盖pH计、溶解氧测定仪、土壤快速检测仪、噪声计等设备,具备对水、土壤、空气等环境常规参数的检测、分析能力,各级检察机关配备无人机共1119台。最高检组建了环境损害勘验取证和快速检测实验室、环境中重金属检测实验室、卫星遥感应用实验室、无人机影像分析室,不断加强专业队伍建设,引进环境损害鉴定专业技术人员,充实提升了检验鉴定人才队伍力量。

二、关于推进高水平生态环境损害鉴定平台建设和部门协作

近年来,最高检通过推进部门间合作、加强与科研机构合作、搭建专家智囊团等,凝聚专业力量,为生态环境公益诉讼提供科技支撑和保障。2019年1月,最高检和生态环境部、司法部等九部委联合会签了《关于在检察公益诉讼案件中加强协作配合依法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建立专业支持机制,即各行政执法机关可根据自身行业特点,为检察机关办案在调查取证、鉴定评估等方面提供专业咨询和技术支持。在最高检积极推动下,2019年5月,司法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环境损害司法鉴定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及时推出一批检察公益诉讼中不预收鉴定费的鉴定机构。生态环境部在健全完善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技术方法体系、规范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机构和专家管理、加强人员培训等方面,不断强化技术支持。2019年首次联合最高检组织开展生态环境执法和行政公益诉讼检察业务培训班,2020年12月发布6项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技术国家标准,2022年联合最高法、最高检等11个部门印发《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管理规定》。

为推动生态环境损害鉴定平台建设,2019年9月,最高检检察技术信息研究中心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签署合作协议,成立公益诉讼(环境损害)司法鉴定联合实验室,面向各级检察院接受案件委托,开展环境损害公益诉讼技术支持工作。此外,最高检先后与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研究院、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签订了环境损害司法鉴定合作框架协议或备忘录,与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深化智慧借助。河北、江苏、浙江、江西等省也成立了公益诉讼(环境损害)司法鉴定联合实验室。2020年10月,最高检建立全国检察机关环境公益诉讼技术专家库,已收录830名权威技术专家,形成高端智库。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研究您的建议,进一步加强检察公益诉讼科技支撑体系建设,努力提高生态环境公益诉讼质效。

一是深化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等顶级科研院所的合作。最高检将与相关单位进一步加强务实合作,提升合作质效,利用科技助力办理一批疑难、复杂及有重大影响的案件。同时,不断拓展在科研、平台建设和人才培养等领域的合作,推进高水平生态环境损害鉴定平台建设,打造检察公益诉讼高质量发展新高地。

二是强化生态环境公益诉讼科技支撑体系建设。最高检将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在生态环境公益诉讼科技支撑领域加大科研攻关力度,争取各方支持。2022年,最高检已对深入推进快检实验室建设和无人机、快检设备配备应用,加强环境领域技术探索,加强公益诉讼办案空天信息技术运用,深化“益心为公”检察云平台在长江流域11个省份的试点应用等作出明确工作部署,正在推进落实。

三是推进科技与办案深度融合。最高检将加强对下指导,强化机制建设,不断探索检察技术人员从辅助办案到办案主体的办案新模式。逐步提高公益诉讼技术支持体系建设与应用的规范性,不断强化科技对公益诉讼办案的支撑作用,真正使科技发挥出引领、助推作用。

四是加强检察人员在生态环境领域的技术培训。检察机关将积极邀请生态环境领域知名专家、学者为检察官、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培训,使检察人员了解该领域的基本知识、相关技术重点难点。我们也诚挚地希望您和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能一如既往帮助检察机关培养一批专业技术骨干,在人才储备和能力建设中为检察机关提供支持。

最高人民检察院办公厅

2022年7月27日

[责任编辑:朱玲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