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3月12日上午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分别听取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军所做的“两高”工作报告。
检察公益诉讼如何亮剑?未成年人检察工作进展如何?3月12日下午,最高检办公厅副主任马骐做客《央广会客厅》,解读最高检工作报告亮点,回应社会关切。
最高检办公厅副主任马骐
“以人民为中心”
最高检办公厅副主任马骐表示,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三大诉讼法先后修改,检察职能有新的调整,许多开创性的工作也让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马骐:最大的特点就是“以人民为中心”贯穿报告始终,每个部分的开头语都强调这句话,同一句话出现六次,这种不同寻常的摆布充满了浓浓的人民情怀。第二个特点是突出以上率下,更多体现最高检自身的工作。第三个特点是坚持理念牵引。报告中有不少朴素的法治理念,我们并不刻意追求“金句”,但是期望能引起思考和共鸣。第四个特点是数据非常翔实。
公益诉讼检察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两高报告中,对服务三大攻坚战方面所做的工作都进行了阐述。尤其在污染防治攻坚战中,检察公益诉讼制度作为一把利剑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8年是检察公益诉讼制度全面实行之年。今年的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将公益诉讼检察作为单独一部分,标题就是“依法开拓公益诉讼”。马骐表示,“开拓”主要体现在理念提升、认识转变、力度加大和范围拓展等方面。
马骐:行政公益诉讼检察的本质是助力政府依法行政,共同维护人民根本利益。我们要求各级检察机关牢固树立双赢多赢共赢理念,把诉前实现维护公益作为最佳状态,将提起诉讼作为生动法治课。另外法律规定,检察机关可以就办案中发现的问题,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议。
怎么让检察建议有效落实、做到刚性?首先必须保证质量。要把问题指得精准,建议于法有据、操作性强。其次,创新发出检察建议的方式。通过公开宣告等,请人民监督。第三,检察建议不是发出去就完了,还要跟进监督,是不是采纳,为什么没有采纳。对因种种原因不能落实的,接续进行监督。
让所有的孩子在阳光下健康成长,是司法机关的责任
未成年人司法保护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一项未来工程,检察机关也做了大量工作,马骐介绍,在最高检工作报告中这方面内容更是占据了一整页的篇幅。
马骐:去年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又有很大进展。第一个是我们建立了专业机构。第二个就是推进综合治理。向教育部发出的第一号检察建议引起各方高度重视。第三个方面就是助力法治教育。1700多位检察长兼任中小学法治副校长。第四个方面是依法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当宽则宽,该严则严。让所有的孩子在阳光下健康成长,是司法机关的责任。我们将紧盯不放、持续用力。
发挥法律监督职能 防止动用刑事手段插手经济纠纷
检察机关有法律监督的职责,立案就意味着刑事诉讼程序的启动,从检察工作的角度,要严格防止违法动用刑事手段插手经济纠纷的问题。
马骐:首先,检察机关自身办案中要严格把关、依法办事。同时,按照法律规定,检察机关要对侦查机关的立案活动进行监督。对于违法动用刑事手段、不当立案、越权管辖的,我们也要依法提出纠正意见,督促撤案,坚决防止把民事责任上升为刑事责任。
法律千万条,人民第一条
节目中,马骐还就其他热点话题进行了回应。2019年,最高检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法律的温度。
马骐:法律千万条,人民第一条。新一年,检察人将奋力奔跑、务实追梦,努力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文字:杨博宇 孙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