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 检察院名称:
  • 类别:
  • 文号:
  • 文书类别名称:
  • 当事人姓名:
  • 当事人性别:
  • 罪名:
  • 诉讼阶段:
  • 公开时间:
安徽省宣城市人民检察院
           民事公益诉讼起诉书
                                                                                                                                         宣检民公诉〔2023〕35号

    公益诉讼起诉人:安徽省宣城市人民检察院
    被告:宋某某,男,1961年7月20日出生,公民身份号码:******19610720****,户籍所在地:安徽省旌德县**镇**村。
诉讼请求:
    1.判令宋某某以认购碳汇(80.49t)方式承担因滥伐林木造成的生态环境受到损害至恢复原状期间服务功能损失费用和生态环境修复费用。
    2.判令宋某某承担专家评估费用3000元。
    事实和理由:
    旌德县人民检察院在履行审查起诉职责中发现,宋某某在未取得采伐许可证情况下采伐林木行为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该院于2023年2月10日立案,同日履行公告程序,同年4月14日,该院将本案移送至本院审查起诉。
    经依法审查查明:2022年5月、6月期间,宋某某从吕某甲、吕某乙、吕某丙处购买三人位于旌德县版书镇南关村小溪组“胡家棚”(原“木竹塔”)山场的林木,拟计划向当地村委会出售,用于当地“五保户”房屋修缮工作。后,宋某某在明知采伐林木需要办理林木采伐许可证,在未办理采伐证的情况下,雇佣他人擅自采伐上述三人的山场林木。在采伐过程中,因山场四至不清,另越界采伐相邻林地吕某丁山场的部分林木。被采伐的林木为杉木和马尾松,其中杉木被堆放在山脚处,马尾松因是病死树,被当地村民用于焚烧。经鉴定,被采伐林木株数431株(其中杉木386株、马尾松45株),立木蓄积为26.0673立方米(其中杉木14.4552立方米、马尾松11.6121立方米),木材材积为17.6664立方米(其中杉木10.1186立方米、马尾松7.5478立方米),面积22亩,森林覆盖率为65%,采伐范围均在林地内,林地类型为乔木林地,林种为一般用材林。
    经专家认定,本次被采伐的马尾松是死亡疫木,患松材线虫病。评估认为,当事人的采伐行为导致一定时期内区域森林林业资源损失,森林生态系统固有的水源涵养、土壤保持、气候调节、碳汇释氧等生态服务功能下降和松材线虫病传播的生态风险增加,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因松材线虫病传播风险无法量化,故宋某某需承担因滥伐杉木(386株)造成的森林生态环境期间损害价值3447.58元和生态修复费用386元。关于当事人侵权责任承担方式,专家建议当事人以碳代偿,以碳中和试点单位,庙首林场碳汇交易单价48元/t为计算依据,认购碳汇量80.49t(3477.58元÷48元/t+386元÷48元/t)。另本次评估产生的专家评估费用3000元。
     认定上述事实的证据如下:
    (1)宋某某基本情况;
    (2)安徽省宣城市旌德县版书镇南关村村民委员会《证明》《情况说明》、旌德县林业局《证明》、旌德县不动产登记中心《林权查询结果》;
    (3)宋某某、吕某戊、程某某、吕某甲、吕某己等人询问笔录;
    (4)扣押笔录、现场勘验笔录、辨认笔录、江西百信司法鉴定中心司法鉴定意见书;
    (5)安庆梅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出具的《宣城市旌德县宋某某滥伐林木生态环境损害专家意见书》。
    本院认为,宋某某主观上在明知采伐林木需办理林木采伐许可证,在未办理采伐证的情况下,实施了滥伐林木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第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第五十六条第一款的规定,造成一定时期内区域森林林业资源损失,森林生态系统固有的水源涵养、土壤保持、气候调节、碳汇释氧等生态服务功能下降和松材线虫病传播的生态风险增加,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依法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七十九条、第一千二百三十五条规定,宋某某需承担因滥伐林木造成的生态环境受到损害至修复完成期间服务功能丧失导致的损失、修复生态环境费用和专家评估费用等侵权责任。检察机关发现被告违法行为后,于2023年2月10日在正义网履行公告程序,公告期满后有权机关(组织)没有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社会公共利益仍处于受损害状态。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五十八条第二款、《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检察公益诉讼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三条的规定,向你院提起诉讼,请依法裁判。
               
           此致
     宣城市中级人民法院
                                                               2023年5月18日

附件:
1.检察卷宗1册;
2.民事公益诉讼起诉书副本1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