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 检察院名称:
  • 类别:
  • 文号:
  • 文书类别名称:
  • 当事人姓名:
  • 当事人性别:
  • 罪名:
  • 诉讼阶段:
  • 公开时间:
朱征夫:为了让法治根植心中
时间:2016-04-25  作者:靖力  来源:检察日报
【字体:  

  ◇作为一名律师,他的眼睛始终没有离开过民主法治、公民权利和弱势群体利益保护的主题。

  ◇作为一位政协委员,他每年的提案都与法律息息相关,核心永远是法治与人权。

  在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副会长、广东东方昆仑律师事务所主任朱征夫看来,只有法治才能带给人们最基本的两样东西:权利和安全。

  朱征夫说,作为一名律师,他的眼睛始终没有离开过民主法治、公民权利和弱势群体利益保护的主题。而作为一位政协委员,他每年的提案也都与法律息息相关,核心永远是法治与人权。

  “马先生反复嘱咐我,要做一名大律师”

  1980年夏天,朱征夫考上武汉大学。7年后,他怀揣着母亲给的200元钱、硕士学位证书和毕业证只身来到广州,在一家电器公司担任法律顾问。

  1993年,对朱征夫来说,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新起点。这一年,国家律师制度实施重大改革,合伙制成为继合作制之后中国律师事务所组织形式的又一个重大突破。从此,朱征夫开始了执业律师的生涯,先后在律师事务所和广东省国土厅地产法律服务中心执业。

  5年后,他联合几位同行共同创办了广东东方昆仑律师事务所,他担任主任、执行合伙人。其间,他回到母校武汉大学攻读法学博士,又以访问学者身份到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精研法律,主修公司法和投资法。

  朱征夫说,1954年上映的印度电影《流浪者》,是他选择攻读法律专业的原因。而向往自由不羁而又爱拔刀助人的个性,令他觉得律师正是自己的职业归宿。

  “有一次回学校见了马先生(马克昌),他反复嘱咐我要做一名大律师。我当时心中的大律师是那种办大案、赚大钱的律师,所以未能完全理解马先生的嘱咐。”朱征夫回忆,等到攻读博士和出国访问后,他才逐步领悟到马克昌老师说的“大律师”的含义:法律的本质是正义,正义的本质是善;律师不是商人,其价值不是由金钱的数量决定的,而是由执业境界决定的;律师是正义的仆人,服务于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因此,大律师,必须具有献身正义事业的大胸怀、大慈悲和大无畏。

  “能唤起人们的权利意识,提案就成功了一半”

  除了在律师行业干得风生水起以外,朱征夫还是一名活跃的政协委员。自2003年担任广东省政协委员和2008年担任全国政协委员以来,每年他的提案都成为群众议论的焦点。2016年全国两会期间,一名偶遇朱征夫的北京的哥准确喊出他的名字,对他提出的“让罪犯在电视上认罪要慎重”的提案连口称赞。

  翻阅朱征夫历年来的提案,记者发现他的议题内容丰富,从立法、修法问题到民生、民利问题,包罗万象。

  2003年,作为广东省政协委员的朱征夫联名6名委员,提出《关于率先在广东废除劳动教养制度的提案》,将劳动教养制度问题摆到政协会议台面上讨论。

  他认为,从1957年开始正式实施的劳教制度,如果说在当时特定社会环境下有它存在的历史合理性,那么在立法法、刑诉法等对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立法权限和程序作出严格规定后,这种非经法定程序而长时间剥夺公民人身自由权利的行为,就失去了法律依据。即使没有设计出相应的替代措施,这种制度也不应当继续存在。

  提案引发广泛争议,他个人也受到各种无形的压力,但他并不气馁,坦言只要能唤起人们的权利意识,提案就成功了一半。

  2012年,朱征夫再次在政协会议上建言,“由于劳教制度的存废已经成为中国人权是否有保障、法治是否有进步的重要标志,为了向世界昭示党和政府推动法治进步、加强人权保障的决心,建议像当年废除收容遣送制度一样,由国务院宣布废除劳教制度。现有被劳教的人员,触犯刑律的,提起刑事诉讼;符合行政处罚条件的,施以行政处罚;既未触犯刑律,又不符合行政处罚条件的,赶紧放人。”

  他的建言得到中央高度重视。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废止劳动教养制度,完善对违法犯罪行为的惩治和矫正法律,健全社区矫正制度。存在50余年的劳动教养制度终于成为历史。

  2009年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上,朱征夫提交了《关于在刑法中增设欠薪逃匿罪的提案》,建议通过法律惩治那些主观上恶意、而造成后果又比较严重、社会影响特别恶劣的欠薪者。

  他的提案立刻得到关注,广东省迅速发布了关于积极稳妥处理企业欠薪逃匿的决定。2011年2月2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的《刑法修正案(八)》,将拒不支付劳动者报酬等严重危害群众利益的行为纳入刑法调整范围。随后,“两高”联合发布司法解释,将恶意欠薪的罪名正式确定为“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

  在政协舞台外,朱征夫也干了不少实事。比如,参加中央统战部和司法部联合发起的“同心·律师服务团”活动,安排东方昆仑律师事务所与没有律师的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治多县签订法律服务协议,在高原开设依法行政讲座。2012年,他还特意邀请治多县政法干部到广州参加培训,并承担全部相关费用。

  在朱征夫看来,这些作为才符合他“大律师”的价值追求。

  “每份提案都经过了仔细调研,我不会无的放矢”

  朱征夫强调,自己的提案都围绕在工作中、生活中看到、听到的问题,以及社会的热点问题来讨论。“任何一份提案我都做过仔细调研,查资料、调查国外的做法,有时候还跑到相关政府部门去了解情况,我并不会无的放矢,更不会胡说八道。”

  近年来,朱征夫开始关注如何防止冤假错案的问题。他认为,潜伏在司法人员和许多人心中的“有罪推定”意识,是产生冤假错案的根源。就像上电视认罪一样,犯罪嫌疑人在审判定罪之前,都应当适用无罪推定的原则。而让犯罪嫌疑人上电视认罪,就是有罪推定的一种形式,不利于司法公正,也容易导致舆论审判。

  “有的制度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想要改革并不容易。作为政协委员,我最想做的还是引导老百姓树立法治观念。”朱征夫说,自己每年都提了那么多提案,目的就是为了让法治植根群众心中。

  针对过去几年的表现,朱征夫曾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作为政协委员,自己在参政议政方面还是合格的。“如果时间再充裕一些,我会更多地参与全国政协组织的调研活动,一些问题会想得更深一些,还可以作一些理论上的思考。”

  ■代表档案

  朱征夫,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副会长,东方昆仑律师事务所主任、执行合伙人,以提案犀利、精准著称,曾经推动废除劳教制度、恶意欠薪行为入罪,著有《公民的权利》等书。

[责任编辑:王冬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