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 检察院名称:
  • 类别:
  • 文号:
  • 文书类别名称:
  • 当事人姓名:
  • 当事人性别:
  • 罪名:
  • 诉讼阶段:
  • 公开时间:
乔培服:促成劳模纪念馆与未成年人帮教基地“联姻”
时间:2019-07-08  作者:  来源:检察日报
【字体:  

乔培服和学生们在一起

“国家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着重培养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着眼现实,毫不避讳地说,校园欺凌、问题少年乃至未成年人刑事犯罪等却在社会上大量存在。作为教育工作者,我的心情很沉重。”早在2012年12月,河北省临西县教育局召开教育工作座谈会,在其他校长谈教学如何出成绩,管理怎么出经验时,我却“另类”地提出关注未成年人成长的话题,这应该是我思考的开始。我想我们的德育教育,应以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为底线目标,以建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终极目标,以学校施行为主体,家庭、社会相辅为手段,重在品质培养的教育模式。

2016年12月我当选为临西县人大代表。2017年2月28日,在县十一届人大第一次会议上,我递交了第一份代表建议《关注未成年人成长,抓紧在全县学校中开展“主人教育”的建议》。建议的内容,在我心中已酝酿多年。作为土生土长的农村孩子,作为来自农村教育界的代表,我从学生到教师再至校长一路走来,深谙一个人未成年阶段打下的基础对整个人生有多么重要。会上,我认识了县检察院检察长孔立韦。他获悉我的建议,产生共鸣,从此我俩结为诤友,为建议的修改完善、落地实施做了大量工作。

2017年5月26日,我应邀参加县检察院举办的检察开放日活动。活动以“防治校园欺凌、护航未成年人成长”为主题,与我的建议相契合。活动中,我与未检科检察官进行了深入交流,共同探讨未成年人教育和预防犯罪问题。从此与检察院未检科的干警们结缘,开始以未成年人犯罪为研究对象,立足于未成年人成长过程,全面剖析个性心理形成特征,寻找共性规律。还记得在那次交流中,检察官提到,他们要建一个法治教育基地。对此我十分期待。

我所在的临西县玉兰实验学校坐落在东留善固村,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全国劳模吕玉兰的故乡。村里的吕玉兰纪念馆建成后,成为河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省青少年实践教育基地等。县检察院以此为依托,与纪念馆联合创办了未成年人观护帮教基地。检察机关所做的工作,为我立足玉兰实验学校教育工作,结合检校互动,深化开展未成年人德育教育课题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社会资源。

结合我的从教经历,结合检察官给予我的启发和灵感,我从培养人的信仰入手,提出了“弘扬玉兰精神,培养国家主人”的校训。核心在于用吕玉兰这个榜样,以“主人”意识塑造学生,确立人的担当和责任。具体而言,即是通过“唤醒心灵、铸造灵魂,自觉力行、养成习惯,接受帮助、乐于完善”三步走方式,来培树未成年人“会自立,做自己的主人;做家务,做家庭的主人;乐交流,做课堂的主人;守纪律,做校园的主人;讲诚信,做社会的主人;能创造,做未来的主人;拥大同,做世界的主人”。

玉兰实验学校开展“主人教育”的活动实践,业已引发热烈的社会反响。2017年6月,县教育局总结经验,在全县推广。2018年1月,临西县委1号文件将其作为全县14项亮点民生工程之一,作出重点部署安排。邢台、石家庄等地许多学校前来参观学习。最近,教育部又将我《多维度开发课程,全方位培养主人教育》课题研究,作为全国德育教育典型经验予以推广。

可以说,我在人代会上提出的代表建议,在检察院的帮助下,已经落地开花。

(乔培服/口述 本报通讯员马士江 王凤荣/整理)

(乔培服系河北省临西县人大代表,玉兰实验学校校长)

[责任编辑:佟海晴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