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 检察院名称:
  • 类别:
  • 文号:
  • 文书类别名称:
  • 当事人姓名:
  • 当事人性别:
  • 罪名:
  • 诉讼阶段:
  • 公开时间:
于会文:“石刻走进教材,我自豪”
时间:2021-09-13  作者:刘金川 宋婷婷 周誉东  来源:检察日报
【字体:  

于会文(右二)到重庆大足石刻研究院调研

大足石刻进入国家统编教材《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9月3日,于会文(左三)到某地调研 朱云卿 瞿波摄

“从我正式提出建议到收到确切反馈,只经过三个月时间。我没想到,这么快就办出实效。”全国人大代表于会文近日接受采访时说。刚刚履新重庆市渝北区委书记的他,在2020年做了一件非常重要且有意义的事情——通过代表建议推进大足石刻进入最新修订的国家统编教材《中国历史》。

这本教材在今年春季开学时已供七年级学生阅读使用。“大足石刻从不同侧面展示了唐、宋时期中国石窟艺术风格的重大发展和变化,具有前期石窟不可替代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他说。

让更多人了解大足石刻的价值

位于重庆西部的大足区有一张响当当的“名片”,那就是重庆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

大足石刻始建于初唐,鼎盛于两宋,共5万余尊造像,代表了公元9世纪至13世纪世界石窟艺术的最高水平,199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继敦煌莫高窟之后中国第二个石窟类的世界文化遗产。

2019年底,于会文从四川省生态环保厅调往重庆市大足区任区委书记。不管岗位如何变动,于会文始终牢记代表身份,带着强烈的责任感和十足的干劲认真履职,为人民代言。来到大足,于会文调研的第一站就是大足石刻景区。听完现场解说之后,于会文深深为之震撼,久久不能平静。

“石刻中蕴含的慈、善、孝、义、廉等中华民族传统价值理念,彰显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无穷生命力。”于会文认为,青少年是坚定文化自信的中坚力量,理应让大足石刻在青少年教育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让孩子从小接受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熏陶和滋养,在幼小心灵中打下心存敬畏、戒恶从善、感恩尽孝、持勤精进的烙印,以文载道、以文传声、以文化人,从而坚定文化自信。“回想起我自己知道敦煌和龙门石窟,还是在小学的历史教材上,然后一辈子也忘不了。”于会文说。

随后,于会文分别前往敦煌、龙门、云冈石窟调研学习,听取各方面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多次前往大足石刻,现场倾听群众的心声,“每一次去,我都有新的体悟。”他说。

于会文调研发现,仍有很多人不了解大足石刻在世界石窟中的地位和价值。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于会文决定,在2020年全国两会上,自己要有所行动。

多次沟通交流 建议落地见效

2020年全国两会期间,于会文提出《关于大足石刻编入国家统一发行教材的建议》。在建议中,他提出:“大足石刻不仅是大足的,也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把大足石刻深厚的文化内涵写入教材,彰显我们的文化自信,让更多的青少年能骄傲地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力量,让世界了解大足石刻。如果我的建议能够落地见效,这将是大足石刻首次入编国家统一发行教材。”

“这份建议得到教育部的高度重视和肯定。”于会文介绍,全国两会闭幕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及时召开全国人大代表建议交办会,将该建议交由教育部研究办理。

很快,于会文接到了教育部教材司相关负责人打来的电话。该负责人表示,修订教材不是小事,但教育部已初步同意。这个消息,让于会文振奋不已。

2020年8月,于会文得到教育部回复:“统编教材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讲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你们建议将大足石刻以文字和图片的形式编入教材,极具价值。”教育部历史教材编写组也正式向他反馈信息,表示将把大足石刻编入国家统一发行的历史教材。

此后,教育部相关人员多次与于会文沟通交流,并安排专人负责跟进,反复商议以何种形式进入教材,最后确定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将大足石刻的相关内容编写入全国人教版历史教材,并多次沟通上哪些石刻照片。

最后,在大足石刻研究院提供的包括“千手观音”“卧佛”等数十个造像中,专家们经过数轮慎重评选,最终确定选用“卧佛”。“佛半身卧长31米,是世界上最大的石雕半身卧佛造像,具有突出的历史、艺术、科学、宗教价值。”于会文介绍。

今年春季开学,被称为“卧佛”的释迦牟尼涅槃圣迹图进入《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用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孩子心田

“翻到教材第55页,在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中,大足石刻释迦牟尼涅槃圣迹图赫然纸上。”大足中学历史教师徐雪梅说,同学们对教材中的新变化感到好奇又自豪。通过教科书引导,有利于深化青少年对中国石窟艺术、唐宋历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也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看到课本上的大足石刻造像图,我觉得特别骄傲。”就读于该校初二(十)班的戴昕妍同学说,她放学回家后第一时间向父亲戴廷国分享了这一新变化。戴廷国老家就在大足区宝顶镇,他和女儿都是在石刻旁边出生和长大的孩子,对大足石刻的感情自然格外深厚。

“我很早便带她去看大足石刻,给她讲其中蕴含的道理,可惜难以讲得深入透彻。如今,活生生的石刻造像走进教材,必将使优秀传统文化更深地植入孩子心田。”戴廷国说。

实际上,从正式提出建议到收到确切反馈,只经过三个月时间,这让于会文直呼“没想到”。“一方面,《中国历史》教材并非一年一编;另一方面,涉及教材上的一字一句,乃至一个标点符号,都要进行认真审核,都有严格规定的程序。原则上走完整套程序,自然需用不少时间。”于会文说。他后来得知,得益于全国人大的高度重视,教育部的认真办理,通过特事特办才能以最快速度走完进教材的所有程序,实现最短时间与青少年见面。

“我认为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关国家机关,切实做到了把人民代表的心声当作大事来办,做到内容高质量、办理高质量,既重结果也重过程,充分发挥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势,更好体现了人民利益、反映了人民意愿、增进了人民福祉。”于会文发自内心地说。

于会文表示,经过这次高质量的建议办理,他深切感受到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巨大优越性,也进一步坚定了当好新时代人大代表的信念。

最特写

于会文,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渝北区委书记

[责任编辑:佟海晴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