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 检察院名称:
  • 类别:
  • 文号:
  • 文书类别名称:
  • 当事人姓名:
  • 当事人性别:
  • 罪名:
  • 诉讼阶段:
  • 公开时间:
韩流群:“操心书记”
时间:2021-11-15  作者:刘立新 赵利君 王统  来源:检察日报
【字体:  

河南省人大代表韩流群(左一)向群众介绍韩常村发展规划

在河南省荥阳市高村乡韩常村,聊起省人大代表、村党支部书记韩流群,村民们总是叫他“操心书记”。为了改变村容村貌,让村民生活得更幸福,韩流群着实没少操心。近年来,在他带领下,韩常村党支部深耕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发掘、保护和激活乡土诗词楹联文化资源,积极创建文化名村,让优秀诗词楹联文化浸润到群众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一个具有时代特征的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像一幅水墨画徐徐展开。

打造全省楹联文化第一村

荥阳是“中国诗歌之乡”,《诗经》中的《郑风》《小雅》等诸多篇幅描述了这里的风土人情。“韩常村也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村民大多是唐代大文豪韩愈的后代。我们通过楹联文化将传统文化进行发扬、传承,共挖掘悬挂明清、民国、现代楹联365幅。”韩流群介绍。走进村子,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整齐的灰蓝色砖墙,墙头贴着黑色小瓦,每家门前悬挂着朱红色的木质楹联,蓝砖黛瓦红联给村庄带来一层古香古色的气息。2020年7月,韩常村获得“河南省楹联文化第一村”和“河南省楹联文化创作基地”美誉,这为该村进一步推进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奠定基础。

“村子要发展,没有经济不行,没有文化也不行。”韩流群表示,近年来,韩常村班子成员积极拓宽思路,创新举措,将传统文化与楹联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在村委设立展厅,并按照“一户一特色”为农户设计悬挂楹联。文化是灵魂,旅游是载体。韩常村通过举办“楹联节”、书法培训等主题活动,提升了村子的人气,打响了楹联文化品牌,吸引各地群众和团体前来参观学习,许多媒体纷纷报道,获得了很好的社会反响。

“我们的出发点不仅限于举办丰富的文化活动,更重要的是通过楹联文化将传统文化更好地传播,通过楹联文化创作基地吸引更多的文化爱好者到韩常村了解、学习、交流,让传统文化世世代代传承下去。同时,我们还将不断推陈出新,这样才能越走越远。”谈起未来规划,韩流群充满期望。

推进乡风文明建设

“我专门走访了许多有名气的村镇,每次去都有很大收获。村里的整体绿化是我提出的,景观树不仅能净化空气,还能扮靓乡村。路旁栽种的樱花、百日红、美人梅等都是我买的,一年四季不能单是春天夏天有美景啊,冬天也得有看头!”提起村里的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韩流群滔滔不绝。

如今,韩常村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古朴的灰蓝色砖墙、平坦的道路、整齐的太阳能路灯,还有路边层次丰富的景观树……村民们都说,村子环境变好了,感觉生活更舒适了。为了丰富村民的业余生活,村子建成了文化广场。每天傍晚,村民们有的在这里排着整齐的队列,伴着音乐踏出欢快的舞步,有的在使用健身器材锻炼身体,孩子们在周边嬉戏,村子呈现一片温馨祥和的景象。

乡间的空气是甜的,村民们的生活也是甜的。韩常村每年都为70岁以上老人发放米、面、油等生活物资,让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依。“生活在这里,我很满意。这都是共产党领导得好啊,才有了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丁志忠老人已经90岁高龄,曾是一位抗美援朝老兵。他的身体还算硬朗,不时到村里大街小巷转悠,看到环境一天比一天好,老人感到很欣慰。

“我村前年创建成为省级卫生村,去年再创荥阳市人居环境示范村。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实行党员积分制度,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巩固示范村建设成果。”韩流群说。

冲锋在前显担当

今年7月,郑州遭遇百年不遇的特大暴雨,人民群众的财产和生命安全受到极大威胁。

在韩流群带领下,韩常村迅速成立民兵连应急队投入灾情处置工作。汛情期间,韩流群及时召集村组干部进行防汛巡查,对于发现的隐患及时处理。为了保障村民正常生产生活,韩流群和村干部们协调电力、通讯、燃气、群众饮水等工作,几乎24小时在岗值班。那些天,他忙得衣服湿了都顾不上换,脚上的雨鞋里总是灌着半筒水,走起路来“噗嗤”响。

“当时没想那么多,我作为党支部书记必须冲锋在前,只有众志成城,才能捍卫韩常,保卫我们的家乡。”回想起这个夏天抗洪救灾的情景,韩流群表示,如果时光重来他还会做出同样选择。

作为省人大代表,韩流群多次参加检察机关举办的活动。今年9月10日,他被河南省检察院聘为全省第二批检察队伍教育整顿特约监督员。“检察队伍整体素质高,精神面貌好,在今年的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中有态度,有行动,顺应了新形势下人民群众的新期盼。今后我会一如既往地支持各项检察工作。”韩流群表示。

(本报记者刘立新 通讯员赵利君 王统)

[责任编辑:佟海晴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