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 检察院名称:
  • 类别:
  • 文号:
  • 文书类别名称:
  • 当事人姓名:
  • 当事人性别:
  • 罪名:
  • 诉讼阶段:
  • 公开时间:
窦延丽:补齐服务短板 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时间:2022-05-09  作者:  来源:检察日报
【字体:  

“面对心理健康服务供需严重失衡现状,建议将心理健康咨询纳入政府公共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心理咨询网络,规范强化人才培养,并为青少年、妇女等特殊群体提供个性化服务。”

补齐服务短板 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聊城市实验中学副校长 窦延丽

《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显示,18岁至34岁青年是成年人中最焦虑的群体。2020年,我国青少年抑郁检出率为24.6%,其中重度抑郁为7.4%。青少年、孕产妇、老年人群、高压职业人群为抑郁症防治重点人群。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依然十分严峻,面对诸多不确定性,很多人产生紧张、焦虑、恐慌等不良情绪,对心理健康服务的需求日益强烈。然而,我在调研中发现,我国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尚不太健全,政策法规有待完善,社会心理疏导工作机制尚未建立,服务和管理能力相对滞后。如医院、学校和社区等区域,都存在专业人员少、供给服务不足、地区差异大等问题。

2016年,国家卫健委、中宣部等22个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30年,符合国情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基本健全,心理健康服务网络覆盖城乡,心理健康服务能力和规范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常见精神障碍防治和心理行为问题识别、干预水平显著提高,心理相关疾病发生的上升势头得到缓解。

为实现上述目标,提升全民心理健康素养,我建议:

第一,将心理健康咨询纳入政府公共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心理咨询网络,开通免费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建立公民心理疏导机制,强化社会风险的防范与预警。探索建立符合中国国情和国民承受能力的心理健康服务网络布局,以及心理健康服务收费标准,同时可以将公民心理治疗费用纳入医保。

政府基层组织部门要将心理卫生服务纳入社区居民健康签约服务的内容,加强社区的心理咨询服务工作。建立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组织管理和考核评估制度,引进一批心理学专业人才,保证社区公共服务中心至少配置1名专业专职的心理服务工作者,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或社区医院中引入执业心理咨询师及精神卫生专家定期坐诊。同时,建议充分发挥行业协会、高校师生、社会组织、志愿者队伍等多方力量,以兼职、实习、购买服务等方式广泛吸收专业人才充实社区心理健康服务队伍。

第二,进一步完善我国高等院校心理健康专业学科建设,大力支持加强心理学的本土化理论、方法和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完善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应用心理学相关专业学科建设。培育一批专业化、规范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

同时,地方政府要注重解决心理健康服务人才短板和供需不对称的矛盾。规范和统一心理咨询师资格认证管理与程序。抓好心理咨询师的继续教育和督导管理,不断提高专业能力和实践水平。

第三,针对青少年群体抑郁症高发的现状,要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学校、家庭和社会德育与心理健康立体教育模式。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中小学国家课程体系,并在课时设置上安排每周一节。适当增加中小学心理教师正式编制与岗位,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研发适合我国中小学生学情的互动式教材。在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内,将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心理咨询作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服务内容等同对待。

各地中小学校要依据《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要求,利用家长学校、家长会和智慧父母学习沙龙等,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系统培训,让家长学会科学处理亲子关系。

第四,针对女性等一些特殊群体,民政部门可牵头各级社会组织、团体、公益机构从各角度多渠道地为其搭建心理健康服务平台,以点带面,扩大示范效应,积极开展婚姻家庭危机干预、法律咨询、情感疏导等专业心理服务。我建议,分别由各级工会、妇联牵头,将心理帮助中心(点)的建立辐射到基层企事业单位、街道、居委会,形成网状结构,明确工作内容及操作流程,为有需要的人群提供便捷的心理帮扶渠道,助力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讲述人:窦延丽 采访整理:本报记者卢金增)

[责任编辑:佟海晴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