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时节,在瓜蔬大棚里,湖北省人大代表、石首市天字号瓜蔬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徐锋正在对西甜瓜瓜苗进行悉心照料,一会儿浇水、施肥,一会儿测量大棚温度,忙碌不停。大棚里的瓜苗已破土而出,长势喜人。
徐锋毕业于湖南农业大学园林园艺专业,毕业后在山西太原从事窗帘生意。2012年的一天,徐锋接到父亲电话,告知家里种植的西瓜因销路不畅面临巨额亏损,农产品种植生意濒临破产,他随即决定回乡助父亲一臂之力。
回乡后,他瞄准超市和水果店,逐户上门推销,西瓜滞销的问题暂时得到解决。燃眉之急虽然解决,但从长远来看,西瓜产业要想走出困境,改变种植模式势在必行。在他的探索与推动下,2013年10月,荆州市首家以农民土地入股的合作社——石首市天字号瓜蔬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成立了。合作社依托村级组织优势,开展土地流转活动,确立了由合作社出种苗,农户负责种植,依托合作社的技术和市场优势,从种植到销售进行全过程帮扶的特有经营模式。同时,合作社在选举理事会、监事会成员的基础上,向社员颁发了股权证书,签订了土地流转合同,制定了合作社章程、管理制度和社员红利分配办法,明确了股权与利益分配机制,极大地激发了广大群众加入合作社的热情,很快便吸纳了周边130余户农户加入。
为提升合作社的瓜蔬质量与效益,徐锋结合当地气候条件和西瓜的上市时间,在省、市农科院等机构的帮助下,逐步摸索出“瓜—瓜—菜”种植模式,即第一季瓜提早一个月上市,第二茬瓜再跟上,第三季种蔬菜。自此,合作社一年内农田不闲。
合作社积极联合科研院校,开发试验示范新品种149个,其中包括西甜瓜在内的15个品种在湖南、江西、河南等省大规模推广种植;开展湖北省重点研发计划《设施农业轻简化绿色栽培集成技术研发》,获得种植技术实用新型专利3项;制定“瓜—瓜—菜”种植技术湖北省地方标准,还通过持续实施绿色防控生产、减肥减药技术,解决了西甜瓜重茬障碍技术难题。
徐锋查看瓜果蔬菜育苗情况。
为了更好地宣传西甜瓜文化,合作社建成了荆州市首家西甜瓜科普馆,以视频、图片、文字的方式来展示西甜瓜的起源、生长过程,揭示西甜瓜成长的奥秘。合作社连续六年成功举办湖北石首西瓜节,来自全国各地的院士、专家云集石首,为石首西甜瓜产业建言献策,合作社“瓜—瓜—菜”模式获得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
虽然改变种植模式提高了果蔬产量,但去何处寻找稳定销路又成了一大难题。徐锋积极对接大型商超集团,畅通了从田间到餐桌的产品供应链。同时,他争取与供销社、种养殖大户签订产销合同,与部分学校、超市签订了“农校对接”“农超对接”协议,走出了一条强村与富民“双赢”、村集体与农业合作组织共同发展壮大的新路子。
十多年来,徐锋始终坚守初心,反哺家乡,时刻不忘带领村民们共同致富,成为村里的致富带头人。如今,合作社已经拥有5000多个大棚,发展股东(社员)350人,成为国家级农民专业合作社,还新建了4000平方米的现代化种苗生产基地、1万平方米的农产品交易市场,并完善了水、电、路、沟、渠等基础配套设施。在合作社的带动下,石首等周边地区发展瓜果蔬菜种植面积1.5万亩,辐射带动693户1984人脱贫,37个村、3000余户农民实现致富增收,他还先后荣获“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标兵”“湖北青年五四奖章”“湖北省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
“我是一名农二代,更了解广大农民的需求。”当选为湖北省人大代表后,徐锋始终关注农业产业发展中的问题,在省人大代表会议上为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并孜孜不倦寻求解决办法。
徐锋多次应邀参加石首市检察院组织开展的法治宣讲、新闻发布会、检察开放日等活动,并对检察机关提出了期许与建议:“希望检察机关在保障民生权益上拿出更多实打实的举措,为老百姓解难题。”
(本报记者蒋长顺 通讯员田子豪 杨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