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 检察院名称:
  • 类别:
  • 文号:
  • 文书类别名称:
  • 当事人姓名:
  • 当事人性别:
  • 罪名:
  • 诉讼阶段:
  • 公开时间:
河南省人大代表赵化录:小小食用菌带来大变化
时间:2025-01-20  作者:刘立新 李蕊 孙肖  来源:检察日报-声音周刊·风采
【字体:  

赵化录在冀屯镇食用菌示范园区查看毛背木耳长势情况。

太行南,黄河北,坐落着一座不起眼的小镇——河南省辉县市冀屯镇。很少有人会想到,这个曾经的传统农业镇,竟会发展为全国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基地,拥有“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全国农业产业强镇”等响当当的名片。

这一切,和河南省人大代表、冀屯镇党委书记赵化录息息相关。扎根基层27年来,赵化录像太行崖柏一般,带领冀屯镇一步步迈入新乡市、河南省、全国“名镇”行列,他也被评为“中国好人”,并获得“河南省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今天的冀屯镇,高楼林立、四通八达。可在27年前,这个传统的农业镇甚至没有一家像样的企业。赵化录担任该镇党委书记后,抓党建、强基础,努力探索农业镇快速发展的路径。为了把农业镇建成农业强镇,他把全镇33个村跑了个遍,和群众探讨增收门路,终于找到发展食用菌产业这个增收致富的新路径。

干部带头,群众跟上,冀屯镇掀起建棚高潮。为了扩大销售,赵化录带着镇干部跑遍全省各地的菜市场后,又往周边省市跑,武汉、太原、石家庄、北京等地的大型批发市场的门槛不知被他们踏过多少次。终于,面向全国的食用菌销售网络建起来了。

食用菌产业要实现现代化生产,必须依靠龙头企业带动。2010年,赵化录捕捉到一个信息,国内首家食用菌上市企业——广东星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有意在河南投资建厂。他立刻行动,拉上辉县市的主要领导四下广东,多次与企业深入沟通交流,促使企业最终落户冀屯镇。如今,投资11亿元的新乡市星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日产金针菇300吨,约占全国市场份额的10%,在带动冀屯镇整个食用菌产业的同时,也打开了招商引资的大门。

27年来,30余家企业相继落户冀屯镇,落地资金超过30亿元,形成机械制造、食品加工、机电纺织、电子商务等现代化工业体系。如今的冀屯镇,正在逐步建设辉县市绿色食品产业园区,打造豫北地区最大的绿色食品加工全产业链示范园区基地。

作为全国农业产业强镇,冀屯镇目前已初步形成“田成方、林成行、渠相连、沟相通、旱能浇、涝能排”的高产稳产田,连续争取到黄淮海开发、高产农田开发、土地整理开发等30余个项目;实现田、林、路、电、井、渠全覆盖,实施5期安全饮水工程,全镇33个村的老百姓喝上了安全饮用水;硬化村内道路230公里,全镇好路率达到100%。此外,冀屯镇还实现了垃圾无害化处理全覆盖,家家户户用上了卫生厕所和天然气,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根本改善。

为了落实中央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和河南省委建设现代农业强省的全面部署,冀屯镇党委动员农民进行土地流转,引进新品种,增加粮食产量,建设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为农业强省建设作出新贡献。

冀屯镇还创建了“民情日记、代理代办、扶贫帮带”服务群众三项制度,要求“走村不漏户、户户见干部”,用制度倒逼干部深入群众,记录群众所需所盼。为了解决群众不清楚办事流程、办事困难的现状,冀屯镇依据“代理代办”制度,建立高标准的便民服务中心,让群众只进一个门、办清所有事,真正解决群众上学难、看病难、住房难、发展难等问题。

在扎根冀屯镇的27年中,赵化录不乏被提拔的机会,但他最终都选择了留下。赵化录常说:“把职位当官位,越当越累;把职务当平台,越干越有劲。”在他看来,作为基层党委书记,唯有抓好队伍、服务好群众、搞好发展,才能让群众过上好日子,实现自己来冀屯镇的初心。

作为一名省人大代表,赵化录一直以来非常关注检察工作,多次应邀参加辉县市检察院举办的公开听证、检察开放日等活动,了解检察机关服务保障乡村振兴、护航农村法治建设的司法实践,也积极为检察工作的发展提出意见建议。

“检察机关是公共利益的守护者,不仅守护了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更积极回应了民生诉求。”赵化录表示,“我希望辉县市检察院继续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服务冀屯镇食用菌、农产品加工等特色产业发展,特别是针对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和保护多做法治文章。”

在赵化录看来,人大代表这一身份不仅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与使命。“我将一如既往,用心用情,尽人民公仆之责,履人大代表之职。”赵化录说。

(本报记者刘立新 通讯员李蕊 孙肖)

[责任编辑:王昱璇 朱晓然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