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 检察院名称:
  • 类别:
  • 文号:
  • 文书类别名称:
  • 当事人姓名:
  • 当事人性别:
  • 罪名:
  • 诉讼阶段:
  • 公开时间:
河南省人大代表朱淘利:乡村振兴“领头雁”
时间:2025-09-08  作者:刘立新 白全忠  来源:检察日报-声音周刊·风采
【字体:  

朱淘利(右一)向游客推介庄子村乡村旅游项目。

记者再次见到河南省人大代表朱淘利,是在抗洪救灾现场。他浑身泥巴,满脸黝黑,一脸疲惫。今年暑期,河南省栾川县庙子镇庄子村突遭大暴雨,道路被毁,群众被困,作为庄子村党支部书记,朱淘利一直在一线指挥抗洪救灾。

庄子村的变化

庄子村位于栾川县庙子镇东南部。这里山高水长,环境幽静,花香四溢,宛如画中仙境。从庄子村再往东去数里地,就是龙峪湾。龙峪湾是栾川县最早开发的旅游度假区,每年都会有大量游客前来。

2002年前,庄子村的村民每天看着门前驶过的旅游大巴和私家车,只会看看热闹,朱淘利则从中嗅到商机。他说服家人开宾馆,随后就在自家6间土房子里“砰砰啪啪”忙活起来,拆屋棚、砸窗户、扒厕所……弄得满身灰尘。

三个月后,庄子村第一家农家宾馆开业了,平均一天能接待十来个游客,一年下来赚了上万元。2011年,朱淘利又投资60余万元建起一座三层农家宾馆小楼,前来投宿的游客越来越多。

看着朱淘利和家人每天迎来送往,招待游客,忙得不亦乐乎,乡亲们都投去羡慕的目光,登门找朱淘利取经的人越来越多。乡亲们都把这个二十出头的毛头小伙当作致富路上的“领头羊”。

在朱淘利的带动下,村民们克服资金、经验、技术上的困难,开始改建自家小院。短短时间,坐落在古老洪洛河岸边的庄子村焕然一新,各家宾馆干净整洁,设施齐全。

“把旅游这碗饭做好”

宾馆开起来了,但只是有了一个吃饭的“碗”。当时,栾川县的乡村旅游还处于起步阶段。朱淘利思考着,如何把游客招引过来,搞好服务,把旅游“这碗饭”给做好,让游客舒心满意,让村民真正富起来。

2015年初,朱淘利被村民推选为庄子村村委会主任、农家宾馆协会会长。年底,趁着游客少、宾馆闲,他带着村民到周边市县学习家庭宾馆经营方法和发展模式。回来后,他趁着大家正热情高涨,将宾馆管理升级工作提上日程。

然而有少部分村民存在小富即安思想,不愿意升级改造,朱淘利在全村大会上讲:“如果我们不抓住这个时机赶紧进行升级改造,我们庄子村将从全栾川县靠前的位置被甩到最后,甚至连一席之地都没有。到时候再想赶上可就难上加难了。”

为了表明决心,朱淘利把铺盖搬到村委会办公楼上,随即成立指挥所,在村委会办公楼墙上张贴布告,在村民微信群里发消息,迅速拉开了庄子村农家宾馆升级改造的序幕……

庄子村所有家庭宾馆按照统一标准完成升级改造后,游客满意度更高了,好口碑迅速传开,不但留住了常客,还吸引来大量新游客。

顺应栾川县“全民发展旅游”的形势,朱淘利提出:“单靠那几张床,没有一点‘独门绝技’,不可能走得远。旅游业最后拼的是文化,要想让咱庄子村始终保持活力,就必须注入文化内涵。”

在朱淘利的倡议和积极运作下,2018年9月21日,河南省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在栾川县正式启动,各家各户拿出丰收的农产品在自家院子里晒秋,豫西伏牛山腹地独有的毛栗、核桃、高山玉米、花生、红薯等农作物,纷纷被前来游玩的客人抢购一空,庄子村一下子成了全河南省的焦点,也从此被牢牢贴上了“乡土文化”标签。

在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朱淘利带领群众,不仅让庄子村“乡土文化”的特色更加鲜明,还积极践行“两山”理念,推进生态产业升级,打造康养、旅游产业链,年接待游客5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超3100万元,人均收入达3.3万余元。庄子村被农业农村部确定为第一批“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被评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国家生态文化村”和河南省“最美乡村”,2023年成为洛阳市首个“无废乡村”。

乡村振兴,文化添力

作为连任两届的河南省人大代表,朱淘利非常关注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他了解到,栾川县检察院加强对古遗址、古建筑等乡村文化资源的保护,对发现的旧石器遗址孙家洞周边建设控制地带范围内有一处在建工程施工、固体废弃物堆积超出控制面积、河道污染物超标等问题,用无人机进行取证,在获取固定证据后,组织听证会,向行政机关制发检察建议,建议加强对孙家洞遗址保护区域的日常巡查、专项检查和开发利用,使这一具有重要考古价值的旧石器遗址得到有效保护。

朱淘利希望检察机关充分发挥法律监督职能,对破坏、损毁城乡历史文化遗产的违法行为人提起民事公益诉讼或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要求其承担相应的公益损害责任,以加强对古文物、古建筑、古树名木的保护,同时加强对文创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让乡村文化资源得以传承、让老百姓记得住乡愁。

“作为一名来自农村的人大代表,我肩负着群众的信任和期盼。当前,乡村全面振兴工作是党的一项中心工作,事关党在农村的执政根基和发展巩固,我一定深入调研,提出更多有利于农村振兴、农民幸福、农业发展的良言善策,积极助推乡村振兴和乡村治理。”朱淘利说。

(本报记者刘立新 通讯员白全忠)

[责任编辑:周蔚 朱晓然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