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最高检检委会研究统一业务应用系统2.0建设
7月27日,最高检检察委员会召开会议,专题研究统一业务应用系统2.0建设,交流研讨智慧检务工作。
最高检党组书记、检察长张军主持会议,并对建好、用好统一业务应用系统2.0提出五个要求:最大限度实现科学化、智能化、人性化,要实行案件编号“终身制”,尽量减少机械劳动;最大限度满足一线办案需求和各级检察院管理需求;要以各级院、各业务条线的需求为目标引领,强化硬件软件建设;党组、检委会要最大限度加强指导领导,加强2.0建设、推进的组织协调,及时帮助解决实际困难问题;要以最坚决的态度加强廉政建设,抵御廉政风险,让2.0成为一项名副其实的廉洁工程。
据了解,统一业务应用系统2.0是适应新时代检察工作新要求,按照科学化、智能化、人性化原则,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新成果、以人为中心、面向办案的场景化开放办案平台。该系统具有流程办案、辅助办案、知识服务、数据应用四大功能,有需求问题导向、突出智能支撑、深化数据应用、强化共享协同、着力生态建设五大特点。
【关注】最高检发布第二十一批指导性案例
7月28日,最高检召开“加强民事检察监督 精准服务民企发展”新闻发布会,发布第二十一批指导性案例。最高检副检察长张雪樵出席新闻发布会并通报近年来全国检察机关民事检察部门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发展工作情况。
近年来,全国各级检察机关认真贯彻落实精准监督工作理念,依法审查涉民营经济民事监督案件,积极通过抗诉、提出检察建议等方式,加强对涉民营经济案件的司法监督,有效保障民营企业及其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依法办理一批虚假诉讼案件,维护社会诚信与市场秩序,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法治化营商环境;加强对违法执行行为的监督,重点解决违法查封、扣押、冻结民营企业财产等产权保护中的突出问题;不断提升依法高效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水平,提高司法效率。
与此同时,全国各级检察机关全面贯彻落实平等保护理念,通过制定发布有关民营经济司法保护的规范性文件、成立专门办案机构、加强与工商联相关行业商会的联系沟通以及多渠道、多举措帮助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提高运用法律维护权益、促进发展的法治能力等方式,让法律成为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家依法经营的“护身符”。
【亮点】宁夏:深挖彻查推动“黑财清底”
近日,宁夏回族自治区检察院召开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会议。会议透露,上半年,该区检察机关共对涉黑恶犯罪案件提起公诉38件409人。
宁夏检察机关针对“钉子案”“骨头案”统筹调配办案力量组建专案组,确保所有案件7月底之前顺利提起公诉。截至目前,依法对全国扫黑办挂牌督办的马荣富等涉黑案、谭振宇等涉黑案提起公诉,成功出庭公诉马兴国涉黑案、肖永生涉黑案等一批重大案件。同时,把摸排“保护伞”线索作为办案必经环节,上半年在办案中共发现并移送涉黑涉恶腐败及“保护伞”线索64条,移送涉黑涉恶线索49条。
对于涉案财产,宁夏检察机关深挖彻查推动“黑财清底”,建立涉案财产“六必查”制度,及时清查涉案财产,深挖利益链,全面彻底清除黑恶势力的经济基础。坚持把参与社会治理作为重点,依法用好检察建议,上半年共制发检察建议35份。
【履职】重庆大足:检察官与专家合力保护文化遗产
日前,重庆市大足区检察院与大足石刻研究院共同签订关于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加强公益诉讼与文物保护的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分别立足公益诉讼和文物保护职能,建立11项公益诉讼与文物保护协作机制,携手加大对全区文化遗产保护力度。
今年以来,大足区检察院主动联系大足石刻研究院、区文旅委等相关单位,全面掌握辖区内925处不可移动文物的基本情况,着重对该区8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90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进行挂图作战、清单上墙、责任到人。同时,联合大足石刻研究院安全保护中心,以“大足石刻五山”为重点开展文化遗产保护专项巡查3次,发现文物自然损坏需修补1处、文物保护安全隐患2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