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万峰湖流域生态环境受损公益诉讼专案”结案
近日,最高检通过公开听证的方式,对办理“万峰湖流域生态环境受损公益诉讼专案”,推进整治非法网箱养殖污染等办案工作成效进行检验,让人民决定是否结案。听证会上,听证员一致认为,检察机关通过开展公益诉讼检察工作督促行政机关依法履职,案件成效显著,行政机关履职到位,“万峰湖专案”办案目的已经实现,可以结案!此案是最高检直接立案办理的第一起公益诉讼案件。
2019年11月,最高检第八检察厅在黔西南州调研过程中发现万峰湖生态环境受损案件线索。同年12月11日,最高检决定直接启动公益诉讼检察立案程序,对万峰湖流域跨省(区)生态环境受损问题立案调查。2020年2月,在专案组的部署下,广西、云南、贵州三地检察机关主动向当地党委政府汇报万峰湖专案工作情况。之后,专案组对摸排的第一批30条案件线索进行研判,将其中符合条件的22条案件线索交三地检察机关办理;采取与相关行政机关共同巡湖、座谈等形式开展办案工作。9月,最高检副检察长张雪樵带队赴广西百色、贵州黔西南、云南曲靖等地现场办案,与当地党委政府及相关行政机关座谈。11月,专案组召开办案推进会,对加快办案力度、提升办案质量、做好全案总结等工作作出部署。一年来,原本“病了”的万峰湖逐渐“健康”起来。
张雪樵表示,万峰湖生态环境的营造、保护,三地五县政府、老百姓都有责任,成果也应该是建立在共建、共治、共管基础上的共享。只有站在国家民族利益的高度,统一管理,生态环境才会越来越好。
【关注】浙江:举行现场会谋划落实“四号检察建议”
近日,浙江省检察院召开落实最高检“四号检察建议”及相关指导意见工作现场会。
最高检“四号检察建议”和“两高一部”《关于办理涉窨井盖相关刑事案件的指导意见》制发以来,浙江省检察机关提出“跨部门合作、一体化推进”工作思路,通过联合发文、利用检察网格化工作机制等形式,与有关部门在做好地下管网建设、统筹管理协调、共同推进落实等方面达成共识。同时,该省检察机关以落实“四号检察建议”为切入点,探寻创新社会治理落脚点,延伸对窨井盖关联安全问题的检察监督。截至2020年10月,该省检察机关共办理涉窨井盖案件27件。
【履职】甘肃:值班律师参与认罪认罚案件占比84.54%
截至2020年12月15日,甘肃省检察机关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办结各类案件19798件26021人,人数占同期办结刑事犯罪总数的85.93%。
该省检察机关积极履行主导责任,推动认罪认罚案件繁简分流、简案快办、难案精办,在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办理的案件中,适用速裁程序和简易程序办理的占63.53%;积极总结分析以往法院对同类型案件的判决情况,依法审慎提出确定刑量刑建议。充分保障当事人权利,坚持法定证明标准,对256名在侦查阶段认罪认罚,但经审查认为证据不足、不能认定其有罪的犯罪嫌疑人,依法作出不起诉决定;推动落实值班律师制度,除少数指定辩护和自行委托辩护的情形外,该省值班律师参与认罪认罚案件占比达84.54%。
【亮点】湖北武汉:疫情后重启监狱巡回检察
在经历了2020年的严峻疫情考验后,经湖北省武汉市检察院部署,该市城郊地区检察院组建检察官办案组,8月20日对琴断口监狱启动巡回检察。这是该市检察机关疫情后首度重启巡回检察,并首次将检察重点聚焦服刑人员教育改造工作。
巡回检察结束后,检察组全面梳理出监狱在出入监教育、思想教育改造等方面存在的14项问题,以检察建议的形式一一指出,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整改意见。建议监狱及时更新入监教育内容,包括认罪服法、行为养成、心理健康教育等;完善出监教育,加强技术、创业培训,增强罪犯劳动技能,为其回归社会搭建必要的社情桥梁,建立出监《回归援助卡》;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和社会力量,加强社会帮教,与相关部门签订帮教协议等。该监狱表示对检察机关的建议照单全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