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污染严重的双桥河流域恢复了昔日的秀丽。
调研组召开座谈会听取各方意见。
调研组在现场听取非法采砂整治后效果情况介绍。
今年8月19日至22日,全国政协常委、国务院参事、北京市检察院原副检察长甄贞参加“协同推进公益诉讼检察工作”专题调研。应本刊邀请,甄贞委员用专题调研日记的形式记录了调研的见闻和感悟。因篇幅所限,刊发时有删节。
【8月19日星期一】调研,为了促进公益诉讼工作更好地开展
下午4点40分,全国政协调研组一行抵达合肥南站。安徽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李锦斌,安徽省委副书记、省长李国英,安徽省政协主席张昌尔等省领导亲切会见了调研组一行。
李锦斌书记首先介绍了安徽省近年来的经济发展情况,为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省委提出要让招商引资来的客户感受到三愉快:创新愉快、创造愉快、创业愉快。李书记认为公益诉讼调研很重要,他之前也到安徽省检察院做过相关调研。安徽省也是2015年公益诉讼试点省份之一,省委省政府及政法各部门都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制定了加强公益诉讼的意见,出台了相关的文件,力度非常大。2018年安徽检察机关办了200多件案件,其中26件提起公益诉讼,涉及国有资产、国有土地、食品药品安全等等。其中有两个案子在全国都很有影响。而且,公益诉讼线索的发现、处置都排在全国前列。李书记表态,一定配合好调研组调研,把安徽的公益诉讼工作再提升一步。
全国政协副主席陈晓光表示,安徽现在的发展势头非常好,今后安徽还会有更好的发展。我们还要到合肥、芜湖、巢湖、六安进行调研,了解情况,收集资料,为双周专题协商会做准备,目的是促进公益诉讼工作更好地开展。
交谈热烈,省委“一把手”如此熟悉公益诉讼检察工作,让我们很振奋。
【8月20日星期二】困惑,老问题源于信息共享机制未有效建立
早晨9点,从合肥市出发,前往芜湖市。途经长江大桥芜湖段,行程150公里。下午2点,调研组分成两组,第1组由陈晓光副主席带队,到利民路水厂水源保护区,白马山废弃矿坑进行调研,在弋江区检察院召开座谈会。
我是第2组,集体乘车前往南陵县,行程一个小时,近80公里的路程,到达青弋江宋桥段采砂整治点。年轻的公益诉讼检察官向我们介绍了案情。检察机关在履职中,发现南陵县青弋江河道存在大量非法采砂和堆放大量砂石的违法行为,严重影响河道安全,影响水源地水质,使国家和公共利益受到损害。2018年7月4日,南陵县检察院向南陵县水务局发出诉前检察建议,督促其依法履职,但该局一直未书面回复,也未按照要求采取整改措施,社会公共利益持续处于受侵害状态。2018年12月29日,南陵县检察院就该案向县法院提起行政公益诉讼。2019年7月20日,南陵县法院作出判决,确认被告县水务局在对本县青弋江河道非法采砂、擅自堆放砂石的违法行为监督管理和处罚不到位,怠于履行行政管理职责违法。
我们站在整治后的河道旁,眼前的河道面貌焕然一新。阳光下水面波光粼粼,河道两旁长出了茵茵的绿草,这样的自然风光,这样清洁的水源地,让人不由心生感慨,检察机关的公益诉讼真是造福百姓、保护绿水青山的一项好制度。
看过现场,我们又驱车前往南陵县政府,召开由各方参加的“协同推进公益诉讼检察工作”座谈会,与会的有检察官、法官、律师、社会组织代表、行政部门代表和人民群众代表,大家就公益诉讼这个话题畅所欲言。
一组数据引起我的注意。自2015年7月1日开展公益诉讼试点至今,南陵县检察院共发现公益诉讼案件线索144条,向行政机关发出诉前检察建议107件,行政机关及时整改并回复97件,尚在回复期内未回复的8件,已过回复期,既未整改也未回复的两件,这两件均已提起行政公益诉讼。此外,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3件,所有提起诉讼的案件,均得到法院判决支持。可见一个基层检察院落实上级要求,积极履职,还是做了大量的工作的。
在谈到公益诉讼检察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时,公益诉讼调查取证难,调查核实权刚性不足;信息共享机制尚未有效建立,与公安法院、各行政执法部门的信息共享平台不畅;办案能力、办案水平不足这些老问题又被提出来。
我忍不住插话,目前各条线的信息化程度都非常高,依靠信息化、大数据办案是我们的方向。我举了北京检察在推进行刑衔接、信息、数据共享等方面所做的努力,也希望南陵县公检法及行政部门探索搭建信息共享平台。芜湖市副市长桑宝庆同志当场表态,这个工作我们可以做,会后协调相关部门,抓紧落实。
下午5点多,会议结束,驱车80公里回到铁山宾馆。吃过晚饭,调研组临时决定把下午两个组的调研情况碰一下。
晚上7点45分,两个组集中在宾馆梅苑一层的会议室,各位委员就听到看到或关注的问题逐一进行了汇报。全国政协常委潘碧灵说,行政公益诉讼说到底,是如何处理好发展和保护这组矛盾的关系问题。解决鉴定难鉴定贵问题,是否可建立一个公益诉讼鉴定基金,财政也可以搞一个专项,搞公益诉讼先申报,鉴定完判决之后,把赔偿的资金滚动运作到鉴定基金里来,实行收支两条线。
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驻会副主任吕忠梅强调,后续调研应更集中在以下问题:一是受案范围要不要扩大;二是公益诉讼的结构问题,目前行政公益诉讼多,纯粹的民事公益诉讼比较少,什么原因造成的?三是关注程序问题;四是鉴定贵鉴定难问题,按照现在的鉴定方式,这个问题几乎无解,应根本改变鉴定规则,变革思路;五是社会协同问题,社会治理应该有多元主体的参与,设计什么样的机制让我们的公益诉讼真正能够形成合力。
陈晓光副主席肯定了每位同志的工作态度,鼓励大家做好接下来的调研。晚上的碰头会9点结束。累了,回房间就睡了。
【8月21日星期三】欣慰,检察公益诉讼让山水旧貌换新颜
早晨8点10分,调研组从宾馆出发,前往镜湖区法院,旁听四个被告人非法采矿损害公益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到达法院后,法庭内外已有不少前来参加旁听的群众。
8点35分审理开始。在法庭调查阶段,我们了解到如下事实,四个被告人违反国家法律规定,在未取得河道采砂许可证的情况下,在河道禁采区范围内进行非法采砂,对长江生态环境造成损害,侵害了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公诉人当庭出示了5组证据,证明四被告人实施了非法采矿的犯罪行为,其行为与生态环境损害后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应当承担环境侵权责任。控辩双方就案件当中的争议问题展开了辩论,法庭还传唤了公益诉讼方提请的专家证人出庭作证。本案采取简易程序,四被告人均认罪认罚。中午11点多庭审结束,法院择期另行宣判。庭审是公开的,在网上直播,这对宣传公益诉讼有教育意义。
下午2点30分,调研组乘车从住地出发,行进一个半小时后,到达巢湖北郊废气矿山修复项目点,这里经过多年的开采,矿区内自然和生态环境受损严重,密布大小不等的采坑,废渣堆积、荒草丛生,山体长期裸露,无植被防护,有大量的高陡斜坡和崩塌物。为恢复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地质遗迹,检察机关发出检察建议,政府先后投入8000余万元,进行山体修复、生态绿化、道路连通等,破损的山体重新披上绿装,极大改善了该区域的生态环境和周边人居环境。
继续驱车前行约10分钟后,到达双桥河流域环境整治点。整治前,双桥河流域水体污染严重,河道水质长期为劣五类。在检察机关监督后,市委、市政府通过截污、迁船、禁养、淤清、污水收集处理、补水、监测等系列工程实施,2018年以来,水质达到三类标准,实现了“水清流畅,岸绿景美,人水和谐”的治理目标。
在返回合肥市的路上,我在想,无论是废弃矿山修复项目,还是河道清污治理现场,都已旧貌换新颜了。山水和谐,人与自然和谐,呈现出一幅幅可以入画的美丽景象。检察机关通过办理公益诉讼案件,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发挥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为美丽、健康、法治中国建设贡献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