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 检察院名称:
  • 类别:
  • 文号:
  • 文书类别名称:
  • 当事人姓名:
  • 当事人性别:
  • 罪名:
  • 诉讼阶段:
  • 公开时间: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宇飞:相伴国宝三十载
时间:2025-04-14  作者:吴杨泽 王鹏翔  来源:检察日报-声音周刊·风采
【字体:  

“眉像鸟之双翼,向外舒展;眼如鱼之对游,向内汇聚;鼻如山之脊梁,向下贯通……”春日繁花盛,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西省长子县法兴寺内,游客络绎不绝,山西省人大代表,长子县天王寺、法兴寺、崇庆寺文物所副所长张宇飞正热情地向参观者讲解镇寺之宝——宋塑十二大菩萨造像。

张宇飞自1993年到崇庆寺担任文保员后,便与“国保”结下不解之缘。1997年,因工作需要,他又被聘为法兴寺的文保员,这一守就是20多年。从文保员到讲解员,从物理保护到潜心研究,张宇飞将全部精力投入长子县文物保护、文化传承的事业之中。他翻阅史料、研读碑文,请教专家、走访乡民,探求文物的“前世今生”、感受其深厚的文化与历史价值。

当选山西省人大代表后,张宇飞深感肩上的责任更重了。他深入走访调研,了解文化遗产保护现状,聚焦文物保护工作的重点难点,从保护技术、文旅产业发展、文旅人才培养等方面建言献策,提交《关于加大我市早期木结构古建筑保护力度的建议》《关于培养文旅讲解人才的建议》等。在《山西省红色文化遗址保护利用条例(草案)》专家论证会上,张宇飞就基层红色遗址保护提出多条建设性意见。

山西省地上文物数量庞大,在多年的文物守护工作中,张宇飞发现,部分文保单位管理不到位、低等级文保单位修缮不及时、部分不可移动文物被不当利用、古建筑构件存在被盗卖情况。对此,他倡议建立文物保护志愿者协会,号召来自全省各行各业的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热衷于文物保护工作的人士加入,共同为守护三晋文脉接续力量。2024年,在山西省两会期间,张宇飞提出的“关于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领域检察公益诉讼工作力度”的建议引起与会代表热烈讨论。他提出,山西检察机关开展文物和文化遗产公益诉讼工作,要立足山西特色,不仅让文物“守得住”,更要“活起来”。

张宇飞说,文物和文化遗产公益诉讼应当涵盖多种类型,既要包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彩塑、壁画等不可移动文物,也要包括体现历史各时代的重要实物、艺术品、古籍文献等可移动文物,还要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法治方式护佑文化传承发展。同时,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涉及职能部门众多,检察机关应当加强同各部门的沟通协作,加强文物行政执法与检察公益诉讼衔接,推动系统治理和源头治理,共同承担起文化强省的光荣使命,持续奏响三晋奋进强音。

(本报记者吴杨泽 王鹏翔)

[责任编辑:周蔚 贾欣然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