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 检察院名称:
  • 类别:
  • 文号:
  • 文书类别名称:
  • 当事人姓名:
  • 当事人性别:
  • 罪名:
  • 诉讼阶段:
  • 公开时间:
广西崇左:延伸办案职能织网堵漏 央行调研代表肯定
时间:2020-01-13  作者:邓铁军 宋妍妮  来源:检察日报
【字体:  

广西崇左:审查倒卖信用卡案发现金融风险点

延伸办案职能织网堵漏 央行调研代表肯定

崇左市副市长刘翔、市检察院检察长刘缨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到银行系统调研金融风险防控工作

本报讯(记者邓铁军 通讯员宋妍妮)“检察机关通过办理3·26案件,深入排查发掘潜在的金融风险点,并与中国人民银行等金融机构座谈会商,共同积极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进一步提升检察机关服务保障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的能力水平,为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优质的检察产品。”近日,全国人大代表林文雄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检察机关办理的一起银行卡买卖案件,特别给予了表扬。

这是一起什么样的案件呢?2019年3月26日,崇左警方破获一团伙犯罪,当场抓捕5名犯罪嫌疑人,缴获银行卡、手机卡等27箱重220余公斤。该案涉案人员遍及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犯罪嫌疑人供述,收集的这些银行卡将通过境外犯罪集团安排的接货人员偷运出境,经越南、菲律宾等地,大部分流入境外电信网络诈骗、网络赌博、地下钱庄等犯罪窝点。

随后案件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检察机关在审查时发现,犯罪嫌疑人主要通过低价向普通公民购买个人银行卡、企业对公账户,或者向公民收购个人信息后通过授权代办的方式到银行办理信用卡和对公账户。再通过走私或其他途径转售给境内外人员牟取暴利。还有部分涉案人员使用自己的身份信息向多个银行申请办理信用卡出售给他人牟利,短期内再将银行卡注销。这种反复大量办理银行卡出售谋取不法利益的行为隐蔽性强,办案机关取证难度大,难以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同时银行系统对此没有相应的惩戒措施。违法犯罪成本低造成这类行为屡禁不止,为不法分子实施电信诈骗、洗钱等犯罪行为提供便利,严重危及我国金融监管安全、危害人民群众财产安全。

崇左市检察机关敏锐意识到实现对银行卡的管控是打击和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有效手段。为此办案组通过实地走访、专题研讨的方式将案发根源以及管控建议向公安机关、银行部门反馈,同时拟订了《崇左市检察机关、公安机关、中国人民银行崇左市支行关于打击买卖银行卡违法犯罪行为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的协作意见》(征求意见稿),并积极推动多部门形成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合力。崇左市检察院检察长刘缨率检察官到工商银行崇左分行、建设银行崇左分行、中国人民银行崇左支行召开防范金融风险工作协调会,建立检察机关与金融单位的信息共享平台,通过办案、会商、培训等各种方式加强金融风险防范能力,密织风险防范网络。

2019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司调研组专程赴崇左对该案进行实地调研研究治理对策。12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下发《中国人民银行、公安部对买卖银行卡或账户的个人实施惩戒的通知》(银发[2019]304号),文件中首次将出租、出借、出售和购买银行卡或企业对公账户的个人纳入金融信用基础数据库管理。

崇左市检察机关严格审查、延伸服务的具体做法获得了崇左市政府和市委政法委的充分肯定,也赢得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赞誉。

“我要为崇左检察机关大大点个赞。崇左市检察机关通过依法办理3·26系列银行卡及企业账户买卖案件,遏制了电信诈骗、套路贷等新型网络犯罪等上游犯罪的上升势头,切断了犯罪分子线上线下的资本往来渠道,起到了很好的堵源截流作用,切实保障了人民群众‘口袋里的安全’。”全国人大代表黄花春说。

[责任编辑:佟海晴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