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 检察院名称:
  • 类别:
  • 文号:
  • 文书类别名称:
  • 当事人姓名:
  • 当事人性别:
  • 罪名:
  • 诉讼阶段:
  • 公开时间:
韩其芳代表:最大限度为企业挽回损失
时间:2025-03-24  作者:史隽 罗依婷  来源:检察日报-声音周刊·关注
【字体:  

本报讯(记者史隽 通讯员罗依婷)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尤其关注民营企业科技创新议题的全国人大代表、浙江晨光电缆股份有限公司高级技师韩其芳在发言时说,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是企业发展的“命门”,检察机关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大有可为。

作为一名企业一线技术人员,韩其芳发现,近年来,随着电力、石油、化工、城市轨道交通、汽车制造及造船等关键行业的快速发展与规模扩大,电线电缆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电线电缆行业技术更新换代快,市场竞争激烈,企业花费人力物力财力研发的技术,一旦遭遇侵权,取证维权十分困难。

在韩其芳看来,加强技术领域原创成果的司法保护,迫在眉睫。他了解到,浙江省平湖市检察院通过依法履职,不断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新兴产业领域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如,针对企业普遍反映的知识产权领域维权成本高、周期长、赔偿难等问题,建立知识产权刑事案件“调诉结合”机制,将民事赔偿调解引入刑事办案阶段,并借助调解委员会、行业协会等专业力量组建调解团队,诉前调解率达90%以上,最大限度为被侵权企业挽回经济损失。

“这些举措有力维护了企业的合法权益,充分体现了检察担当,也温暖了创新者的心。”韩其芳希望,检察机关进一步强化大数据赋能,积极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精准捕捉知识产权恶意诉讼、侵犯商业秘密等办案线索,依法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让企业既留住“知识”又留住人才,帮助企业筑起知识产权保护墙。

[责任编辑:周蔚 李先硕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