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4日 星期五
高级搜索
  • 检察院名称:
  • 类别:
  • 文号:
  • 文书类别名称:
  • 当事人姓名:
  • 当事人性别:
  • 罪名:
  • 诉讼阶段:
  • 公开时间:
全国人大代表高亚建议检察机关:数智赋能破解执行难题
时间:2025-06-15  作者:张吟丰 刘杰 杨芳  来源:检察日报-要闻版
【字体:  

近日,高亚代表(中)参加益阳市检察机关举办的检察开放日活动。

本报讯(记者张吟丰 通讯员刘杰 杨芳)“将法院终结本次执行案件台账与公积金、不动产登记、车辆登记等数据碰撞比对,让‘隐形财产’现形,符合人民群众对执行活动监督的新期待。”近日,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桃江县三堂街镇赤塘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高亚在益阳市检察机关参加相关活动时,对益阳市资阳区检察院研发“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监督模型”破解“执行难”给予高度评价。

执行工作关乎司法权威和公信力,资阳区检察院从个案办理中总结经验,从线上监督破解“人财难寻”,通过类案监督堵住程序漏洞,联合法院制定《终本案件监督实施意见》,形成“发现—监督—治理”闭环,为破解“执行难”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截至目前,该院已运用“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监督模型”比对发现可供执行财产线索242条。

“从‘登门求线索’到‘数据找财产’,变的是监督方式,不变的是司法为民初心。希望检察机关研发运用更多符合检察工作需要的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创新推进基层治理,守护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高亚说。

[责任编辑:刘钊颖 詹鹏扬 李先硕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